【非洲小記事】Arusha的最大醫院

2014年,當時的我才剛大學畢業,跟著輔大坦尚尼亞團隊第一次踏上坦尚尼亞這個國家。

團隊因為龍神父到非洲時,發現馬賽部落的新生兒死亡率極高(三成),所以建立起這個團隊,一屆屆的造訪部落,除了帶醫療用品給當地診所以外、和當地政府合作蓋待產室,我們更是相信知識最能深植人心且能流傳下去,以改善當地母嬰健康為宗旨。

那天我們去參觀了 Arusha 鎮上最大的醫院兒科部,環境與以往在學校的實習和參觀都不同,映入眼簾的是幾個床排在一起的大通舖。床頂有蚊帳可以在雨季時防蚊、減少瘧疾傳播。牆上貼了簡單的動物裝飾,讓整個病房比較有兒科氛圍。

在兒科病房內部有扇藍色木門標記了PICU (pediatric ICU),開門後就單單一個床位,旁邊放著一台攜帶式抽痰機( Portable suction),桌上陳列的小藥瓶是他們唯一的急救藥物,沒有任何先進的24 小時電子血壓測量儀器,沒有高科技敷料。房內簡單的陳設讓我心裡捏了一把冷汗。

在加護病房工作過的我,無法想像自己在這個場所照料病人,沒有先進的生命測量系統(在加護病房最重要的就是無時無刻看到病人的生命徵象),沒有足夠的藥物⋯要看著小生命在手上流逝卻無能為力。

而且這是當地最好的醫院了。

有更多的孩子是在病重時,因為住的偏遠沒交通工具、或是沒錢負擔醫療費用而得不到醫療資源而活不下去。

在偏遠地區的產婦,也因為沒任何產檢,靠著部落裡產婆徒手側胎位及老舊聽胎心音工具(像差漏一樣形狀),檢查不出潛在的危險。最常見的致命胎位是前置胎盤,胎盤的位置在胎兒前方,自然生產時,會先生出胎盤,而連接著臍帶的嬰兒會以趴臥橫躺姿勢卡在子宮頸,讓母嬰雙雙面臨危險。在台灣、新加坡,等已開發國家,每幾週一次的產檢,就算是胎位不正也能及早安排剖腹生產。

在台灣、新加坡已開放國家的我們真的很幸福,身體不適只要騎個機車,甚至走幾步路就有設備完善的診所及醫療系統,現在只能在地球的另一端祈禱那邊的孩子都平安健康的長大❤️

更多國外工作經驗看這裡:

紐西蘭工作經驗

新加坡工作經驗

在〈【非洲小記事】Arusha的最大醫院〉中有 2 則留言

  1. 自動引用通知: 【非洲小記事】非洲的割禮文化 - 懶人屎尿BO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